发布时间:2023-07-03浏览次数:282
中新网绍兴12月4日电(项菁)记者4日从浙江省绍兴市农业农村局获悉,绍兴市诸暨市伟罗家庭农场种植的“甬优1540”连作晚稻百亩方平均亩产达到839.73公斤,比2020年浙江创建的纪录高出37.93公斤,刷新了浙江“农业之最”。
近日走进诸暨市山下湖镇广山村的稻田间,稻穗密实、谷粒金黄,微风吹来,稻香四溢。现场,机器轰鸣声响彻田野,农户趁晴好天气抢收晚稻,确保秋粮颗粒归仓。
该农场创建的连作晚稻百亩示范方就位于此,于6月27日播种,7月14日移栽。据绍兴市粮油作物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周宇尘介绍,浙江省农业之最委员会办公室近日组织有关专家到该农场,对连作晚稻百亩方进行产量验收,数据打破了该省连作晚稻百亩方亩产纪录。
根据《水稻产量测定操作规范》(DB33/T2517-2022),专家组随机抽取三块田,采用收割机全田实割测产,三田块实割面积分别为1.037亩、1.077亩和1.105亩,毛湿谷总产分别为1020.44公斤、1077.87公斤和1045.63公斤,经取样送浙江省种子质量检验站测定水分与净度,含水量分别为27.2%、25.4%和22.8%,净度分别为98.4%、97.6%和98.6%。折成标准水分(14.5%)的净谷亩产分别为824.42公斤、852.29公斤和842.47公斤,示范方平均亩产(算术平均)为839.73公斤。
“大丰收”离不开农业技术的加持和种粮大户的多年坚守。
“甬优1540”连作晚稻百亩示范方。项菁 摄
“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,今年农场主选用‘甬籼15’早熟早稻与‘甬优1540’超级稻连作的模式,使早稻收割比常规成熟时间提前了7天,有利于连作晚稻早分蘖。”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周宇杰告诉记者,其还综合运用叠盘暗出苗、两壮两高、统防统治以及配方肥替代等水稻高产综合配套技术,外加今年气温相对适宜,共同促成了连作晚稻穗大粒多、结实率高。
一直以来,浙江种粮大户、诸暨市伟罗家庭农场负责人詹建飞注重粮食高产创建和示范方建设,2022年曾以1474.1公斤的成绩,打破“浙江农业之最”双季稻百亩方1473.63公斤纪录。
“在今年的基础上,我计划明年扩大早晚稻播种面积,也有信心提高产量。”詹建飞受访时说。(完)
中新社上海12月4日电 (邱小宇)拥有7000个车位的滚装船4日在上海南港码头被命名为“久洋兴”号,并举行首航仪式。这是中国首艘成功引入的大型汽车滚装船。
“久洋兴”号滚装船4日在上海南港码头完成3000辆车辆的滚装作业任务后,将于5日凌晨2时离开该码头。
12月4日,“久洋兴”号滚装船将在上海南港码头完成3000辆车辆的滚装作业任务。叶真于 摄
汽车滚装船,是能让汽车直接开上(下)的运输船。近年来,国产汽车出口越来越多,而专门运输汽车的滚装船运力紧张,汽车出海面临“一船难求”“一舱难求”的局面。与此同时,大型滚装船日租金持续增长,2023年已攀升至12.5万美元—15万美元一天。
为解决汽车出海燃眉之急,各大航运企业纷纷立足现有船型,创新采取集装箱运输、框架式运输等方式运车出海;但装卸难度、装卸效率和对码头的适应能力均不及汽车滚装船。以上海南港码头为例,以汽车滚装船转运,不到24小时即可完成近5000辆相同车型汽车的装船任务,无需起重装载设备,而其他方式则需要3天—5天,甚至更久。
有鉴于此,中国企业开始通过订造、购入、租赁等方式进入滚装船航运市场。大型滚装船好比一座能浮在海上的“立体车库”,建造涉及多层、数百块甲板的运输、吊装、切割、焊接,通常造船周期为2年左右。据透露,前期订造的大型滚装船到2024年后才能陆续下水。由于造船速度跟不上汽车出口速度,买船就成为缓解运力压力最直接的方式。
为助力中国企业“抢滩”滚装船市场,船舶靠港后,洋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提前对接谋划,立足企业需求,制定专项方案。在加强登轮申报指导等同时,该站加强口岸限定区域管理,采取多种方式,对登离轮人员、汽车堆场、作业现场等重点区域进行全时段监管,维护船舶靠港期间出入境秩序,确保口岸安全畅通。(完)